8月24日至28日,bat365官网登录入口暑期社会实践团以“时代青年赓续红色传承,阜高营行践诺乡村振兴”为主题,前往北京市延庆区大榆树镇阜高营村开展为期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团师生共16人,围绕红色教育、乡村振兴、青年使命、农耕体验等主题,在阜高营村深入基层、亲身实践,感受“红色根据地、状元摇篮村”的风采,让青春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
追寻红色记忆、赓续精神血脉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历史留在中国大地的每一片土地,这次我们来到北京市延庆区阜高营村,重新打开时间的原点,回望过去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细细体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学习党的创业精神,赓续党的红色血脉。
追寻“红色足迹”
阜高营村地处延庆城区偏东南方向,北倚延庆母亲河妫河,东靠道教名山玉皇山,该村及周边几个村落在抗战时期为八路军平北抗日根据地之一。八路军第10团、解放军独立第2师和延庆区委先后在阜高营根据开展革命工作;当地村民传颂着革命烈士董玉亭的人物故事和特功臣张广玉相关事迹。在市教委派驻该村第一书记范新栋的引领下,实践团先后参观了延庆区委工作遗址、村中存留的地洞、防空洞和过去革命党员们住过的老房子。
地洞和防空洞大多都依沟壑崖壁而建,因年久失修,这些遗址上写满了风雨冲刷的印记,据村里干部讲,区里正准备对这些宝贵财富进行保护修缮。 实践团的成员们前往参观时,受到了村民陈造凤奶奶热情接待,她不但拿出自己种植的瓜果给同学们品尝,还给实践团成员唱当地独有的红歌,讲述了当年妇女儿童掩护八路军的英勇故事。伴随着陈奶奶的歌声,实践团成员们仿佛也回到了烽火销烟的岁月,看到了战争时期人民支援党和军队抗击敌寇的平凡而伟大的身影。在董玉亭等几名烈士曾工作过的地洞前,同学们神情肃穆,大家深切感受到当时抗战条件的艰苦,感受到当时探索革命道路的艰辛,联想到那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奉献青春热血乃至宝贵生命的英雄,纷纷感叹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第一书记说:红色土壤有两个必备条件,一是村风民风好,一是地环境有利,这是设立根据地最根本的基础。由此可见,作为根据地的阜高营村的村民身上写满了忠诚可靠,听党话跟党走的革命血脉。实践团成员们听着革命烈士的故事,站在革命先烈战争过的土地上,倍受感染和鼓舞。
数学系的同学鲁克涵说:我们的红色江山是无数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打下来的,而作为我们这一代接班人有义务有责任守护好、建设好。
倾听峥嵘岁月
为了加强对党史的学习,缅怀先烈感悟精神,开阔视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践团走入原村委书记张宝珠爷爷家。85岁高龄张爷爷,有着55年的党龄、30年的乡村工作经历。他当过大队会计、生产队会计,上过铁路、下过煤矿,当过民兵副团长。他说“听指挥,跟党走!我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张爷爷的父亲也是革命英雄,红色血液带带相传,在父亲耳濡目染的影响下,张爷爷也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党,奉献给国家。赓续红色血脉,就要发扬革命精神。在张宝云爷爷家,他告诉同学们,他经常会给孩子们讲红色故事,带孩子们去外面的博物馆、展览馆参观了解祖国的红色历史。当年,他还和老伴一起动员鼓励鼓励自己的儿子参军报国,献身国防。
在走访中,同学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该村村民十分重视对孩子们的红色教育,并且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够成才报国。红色精神薪火相传,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担当需要新作为。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新起点和“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青年党员、学生要从“红色精神”中汲取赓续奋斗的精神力量,接好无数革命先辈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接力棒,秉承“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与担当,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接续奋斗,谱写新的篇章!
艺术交流留期许
实践期间,同学们走进村委会,与原村支部书记张宝珠老爷爷进行书法交流。正襟威坐,一个笔酣墨饱的“福“字完成了,虽然张爷爷已是耄耋之年,但他的笔法依旧苍劲有力,他的思想与精神依旧跃然纸上。精神所在,就是血脉所在、力量所在,就是信念所在、希望所在。在书法交流的过程中,张爷爷根据实践团成员几天以来的调研,在宣纸上写下”忠勇笃行 勤耕乐学“八个大字,字字铿锵,这是他对阜高营村风民风的总结,更是对青年一代的期许,是青春的承接,亦是使命的传递。同学们牢记教诲,几天里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心去感悟红色精神,用笔书写新时代新农村的点点滴滴,用行动与这个时代同频共振。
不比家境比家风、山村飞出“金凤凰”
阜高营村被誉为新时代的“状元村”,一直以来,该村村民都非常重视家教家风的传承,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才报国。
远近闻名“状元村”
乡村振兴发展,既要靠党的领导,也要靠人才驱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能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阜高营村是远近闻名的“状元村”,村里一百多户人家,几乎家家有大学生,甚至一家出两三位大学生的也很常见。实践团成员们看到,村党支部为鼓励村民们重视教育,在村口为历年来考入高等学府的学子们设立了“大学生人才榜”,有考入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还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等。该村还为子女考上大学的家庭颁发了“大学生之家”光荣牌,使村民争取荣誉、珍惜荣誉的荣誉感深入人心。
同学们认为,村风民风好,家教家风好,本质上讲就是红色文化的有序传承,老一辈人支持共产党打江山,新一代人跟着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担当。正是因为阜高营村村民始终具有忠诚可靠、淳朴正直的良好本质,才能够使村庄能够始终保守住红色土壤不变质,才有了让村民骄傲的“红色根据地,状元摇篮村”这张响亮的文化名片。
家燕归巢献青春
阜高营村有一支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这些从村里走出来的在校大学生,通过开展定期探望服务孤寡老人、森林防火巡逻、卫生清理,在新一轮疫情期间,志愿者们协助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信息录入、检测物资、维护秩序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家乡。志愿者们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村委的服务力量,还带动了村风民风的改善。
实践团成员们采访调研中了解到,首都师范大学的张延同学会在周末时专门从城区赶回村里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北京建筑大学的张佳妮同学表示,能为生我养我的家乡做点贡献自己感受到无比欣慰与骄傲,而且每位志愿者都充分了热情;来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张紫博同学说“做好家乡的宣传大使形象大使,当好村里的志愿者,贡献微薄之力反哺家乡也是一种荣誉!”
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期盼,担负着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在坚持不懈的志愿服务中展现着大学生积极扎实的奋斗底色和担当作为的青春风采。
联学联欢颂党恩
实践团来到阜高营村后,在大学生志愿者们的帮助下,与村民们广泛而又亲切的交流。期间还共同举办了联欢晚会。晚会上,有上到80多岁的老人,下到10来岁的小学生,大家都精神饱满,热情洋溢,无论是振奋人心的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还是那激情澎湃的朗诵——《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无不充满着老一辈人对党和祖国的拥护和热爱,体现着他们对党和祖国的感激之情。同学们也带来了合唱《我和我的祖国》、自编自演的话剧《满江红》以及舞蹈《一起向未来》,在这短短几十分钟的晚会中,表演者坚定的红色信仰与慷慨激昂的精神力量深深打动着在座的每一位村民,掌声此起彼伏,让这片沉寂许久的红色小山村再次展现了当年根据地红红火火的景象。
红色土地,热血浸染;红色血脉,永续相传。在神州大地里的这样一块红色地标——阜高营村,连同其余许许多多的红色地标一起,串联起百年大党的光辉历程。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将沿着前辈们的足迹,不仅将青春融入百姓舞台,更将青春注入时代脉搏,以丹心勾勒出最生动的人生图幅,以笃行渲染出最靓丽的岁月色彩。
实践团成员们与阜高营村的大学生志愿者一起包饺子、排练节目,虽然只有短短几天时间,但却在合作中收获了一份真挚的友谊。志愿者们表示社会实践很有意义,以后会经常参加村里的志愿活动,为自己的家乡建设出一份力;实践团成员们非常感动于志愿者们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以及他们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规划,纷纷表示以后会常来阜高营村看看这里日新月异的变化。
调研乡村振兴、探寻使命担当
乡村振兴需要落实好政策,拓宽产业“新途径”,需要汇聚新时代青年勇担使命,为乡村振兴增速助力!
不忘初心送温暖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悠悠万事,民生为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政策重在落实,也难在落实。每一项新政策的出台,都是立足当前,解决现实问题;着眼长远,解决战略问题,落实政策‘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好政策要落实好,需要真落实。”
实践期间,师生们带着慰问品看望了村里的高龄老人曹东莲老奶奶和残疾户焦风琴女士。曹奶奶今年91岁,但精神状态很好,思路清晰,给师生们讲述了丈夫参加革命的故事,分享了自己的长寿秘诀,在看到范书记时,还亲切的表示第一书记像亲儿子,经常关心看望她。在与焦女士的交流中,她始终始一的笑容和知足常乐的心态是她留给师生们最深的印象。谈起国家政府对残障人士的补贴政策和村里干部们对她的关心与照顾时,焦女士总是洋溢着笑容说着感谢的话。大家从中真切感受到了政策要落实在百姓身上的重要性,政策落实好,才能给贫困家庭带去希望,温暖人心。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文化赋能新发展
阜高营村依托“状元村”这张文化名片和种植黄芩茶的实际,打造“状元”黄芩茶;实践中,师生们了解到阜高营村国色牡丹园,是京北牡丹品种最多的牡丹种植基地,在此基础上,以牡丹花为原材料制作生产了鲜花饼,谈恋爱游客欢迎。实践团成员还亲身体验了牡丹嫁接流程、状元黄芪茶的装罐,也品尝了阜高营村的鲜花饼。当今时代是飞速发展的,无论是状元茶还是鲜花饼,打开销路都需要宣传,需要让大众熟悉、了解产品。实践团成员通过所看所思所行,提出村庄可自形成状元茶、鲜花饼的生产线,自产自销,通过自媒平台等让其面向大众、走向大众。这些好的建议,给村干部和企业开拓了思路,该村干部表示,将把同学们的建议落实到今后的发展中,努力形成品牌,走出一条具有阜高营特色的农特产品生产销售的路子,拉动村里经济发展。
塑形乡村新风尚
为了深入阜高营村基层,亲身体验村民的日常生活,师生们在村干部带领下参与了阜高营村每周一次的卫生日活动,该村党支部书路凤山介绍,“周末卫生日”是全延庆区的统一动作,每周末,全区总动员,党员、群众志愿者会主动参与其中,清整卫生环境,为生态涵养区建设贡献力量。活动中,师生们分组跟随村民深入到村中的各个角落打扫卫生。无论是村中活动中心,还是村落外围小道,同学们几乎看不到人为制造的垃圾,见证了当地村民的文明素质的提升。活动中几位七八十高龄党员都参与其中,还有自发加入的热心群众,每个人责无旁贷,积极主动参与。这种热爱家乡、美化家乡、建设家乡的主人翁意识在这片土地已经发芽开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历这次活动,师生们意识到,村中环境卫生的干净整洁不是仅仅依靠保洁员和志愿者的力量,而是依靠每一位村民的主动作为。这也是阜高营村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街道整洁的重要原因。守好绿水青山,推动生态发展,需要社会中每一个人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并落实到行动中去。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牢记使命,踔厉前行
实践乡村、感悟发展,坚定信念、助力振心。为更好的促进阜高营村走好乡村振兴道路,实践团与阜高营村村委们举办的座谈会上。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党委副书记徐伟钦对同学们实践中能够做“有发现、有收获、做贡献”的要求表示了肯定,同时要求师生们要以此次阜高营之行为契机,立志成长、志存高远,传承革命精神,继续红色衣钵,好好读书,做个大写的人,担起时代使命,做好革命的接班人。
会上实践团成员代表纷纷表达自己五天来的所见、所闻、所感,并对阜高营村未来的发展与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与会学生纷纷表示,会将阜高营村的红色精神和良好的村风民风带回到我们日常的大学生活当中,以“向下扎根,知足常乐”的心态,脚踏实地做事情,埋头奋进长才干,积极面对未来人生当中遇到的坎坷;以“忠勇笃行,勤耕乐学”为标准,严格要求自身,努力学习知识,为祖国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领队王楠老师表示:一次实践,受教终生,实践团用脚步丈量了这片红色的土地,把论文写在了助力乡村振兴的行动,通过这次洗礼,我们将以更加务实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斗志投入到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栽好树、育好人,为党和国家培养好新一代的接班人!